close

1321  
明清時代,湘西土司向朝廷進貢次數增多,與外界貿易逐步擴大,交通漸興。苗疆自明中葉至清初,均有重兵把守,需要運兵輸糧的交通,故對道路橋梁的修築呈壹巨觀,其時有3條驛道支線通過境內,並與縣際間及重要集鎮大道相聯。民國時期,縣鄉道路延伸,路況有所改善。但除小型平丘地區稍有坦途外,綿亙的崇山峻嶺多為鳥道羊腸。山勢兀然矗立,陡壁千刃,梯磴層疊,手足並行,如蟻緣壁。陸路運輸全賴人力挑負,素有“山高路小插雲霄,肩挑背負壓斷腰”之民謠。

驛道

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大築馳道,南極吳楚。進而開辟為傳車、驛馬通行的驛道。湘西地僻武陵,驛道修築為晚,且非幹線通過地區。

明代過境驛道,起自巴陵(嶽陽),經華容、澧州、石門、慈利至永定(大庸)。至此分為兩路,壹路去永順,壹路去田家洞(古丈)至鎮溪所(吉首);於鎮溪所又分兩路,壹經五寨司(鳳凰)去安江,壹經永綏(花垣)去四川酉陽。

清朝驛道經乾隆時期修築,已臻完善。自北京向各方輻射,通達各省城,稱為“官馬大道”;自各省城辟道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為支線,自支線辟路至各市鎮間,稱為“大路”。各道路適中之處設有驛站。由省會長沙到達湘西境內有三條驛道支線:第壹條自辰陽驛(元陵)經烏宿站至王村計180裏;第二條於烏宿分二路,壹路北經永順、龍山計310裏,通湖北來鳳,另壹路西經保靖、永綏至茶洞計170裏,進四川秀山;第三條辰溪經麻陽高村、巖門至鎮竿鎮(鳳凰)計120裏,通貴州銅仁。上述驛道,溝通湘西至鄰省邊區,寄通消息,兼有物資交流等作用。

大路

清代湘西陸路除驛道通省城和川、黔、鄂外,還有府、廳、縣際間,以及縣城與重要集鎮間的大路,苗族地區稱之為民路。清代“改土歸流”,取消“蠻不出境,漢不入峒”之禁律後,苗漢各族人民交往逐漸密切,貿易開始興隆,大路及支線頗具規模。瀘溪縣有東、東南、東北至元陵,西和西北至乾州,北至古丈坪、永順縣,南、西南至鎮竿五司和麻陽等8條大路,共485裏。乾州廳有東、南和東南至瀘溪,西和西北至永綏廳,北至保靖,西南至鳳凰廳,東北到古丈坪、永順共8條大路,計357裏。龍山有東至永順,南至保靖,北至湖北宣恩,西至湖北來鳳,西南至四川酉陽,東北至桑植,西北至湖北來鳳的“四至八到”大路,共882裏。古丈坪“四至八到”的大路,通元陵、保靖、乾州廳、永順、瀘溪,共595裏。保靖縣辟有至永順、永綏和至龍山裏耶、隆頭5條大路。永綏廳有東和東北至保靖,西通四川秀山,南往鳳凰廳、乾州廳的大路。永順府東有永定要道,西、西北有龍山要道,南有乾州要道,苗峒要道,東北有桑植九溪要道、安福要道,東南有辰州要道,共565裏。

清朝大路多系民眾捐工捐資修築或行善好義者出資修建。永綏廳紫爾寨苗千總石文魁(亦名石老才),於清道光八年(1828)、道光十五年(1835)多次捐資或邀約鄉民助力,修築乾州軌者坡(今吉首矮寨坡)懸崖梯路、乾州德夯沖懸巖要道以及乾州寨陽塘壩沖、鳳凰梅柳坡、永綏紫爾至排彼等大路。軌者坡懸崖梯路工程浩大艱險,巖工坐在籮筐內淩空作業,有“鑿出壹升巖洞,付資壹升銅錢”之說,竣工時曾留下“萬古流芳”石碑記之。光緒年間,古丈坪小田家洞的楊大槐,出資雇工,將小田家洞至河西、茄通以及河西至界碑3條共70裏的大路,均鋪設成青石板道,倍受山民贊評。

營路

湘西苗疆陸路約分為四種,通雲貴的大道為官路,各汛相通有營路,漢民取徑往來有民路,通苗寨的羊腸小道稱苗路。清光緒丁未《古丈坪誌》載:“安營設汛官道所由謂之營路”。營路乃明清王朝嚴密控制苗民而布設的道路。

明王朝對湘西苗民實行封鎖政策,立碉堡,設營哨,建邊墻,嚴分漢、苗界限,不許擅越雷池壹步,近碉之處,屯兵守望。明崇禎年間,“寇亂苗叛”,堡圮哨廢,邊墻盡成平地。清初鎮壓“苗變”,在境內許多地方安營設汛,治道駐兵,路南設營,路北設堡,營路便由此形成。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乾城西五十裏的大興寨及附近桃枝等地,駐有綠營。清雍正八年(1770)建治後,“撫定”苗民當局,設有許多營路,苗族聚居的鎮竿城、乾州、古丈坪、保靖、永綏等地,營哨林立。“改土歸流”後,雖苗漢往來不禁,然乾嘉大亂後,清廷仍實行封鎖政策,沿苗疆各縣駐重兵把守,且在明代邊墻遺址度險扼衙,籌設屯堡,聯以碉卡。鳳凰、乾州、永綏、保靖、古丈等廳、縣共有碉卡1121座,遇有聲息,數百裏析聲相聞,感知警備。營路如同官道,多鋪裝石板路面,行走稱便。

苗鄉山寨道路及營路兩旁道路曾稱為苗路,多隨山勢走成,壹線羊腸,很少人工修築。路側峭壁千丈,崖下溪谷幽深,行人“對面講話聽得見,走路卻要大半天”。苗區峰巒重疊,山高水險,田疇稀少,交通閉塞。山道險峻崎嶇,繞溪越嶺,時上時下,登涉艱難,險要之處,輕猿難攀。苗族同胞長期肩挑背負往來其間,辛苦自不堪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ddie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